免除处罚是指 行政主体对行政相对人实施的违法行为不予追究法律责任,即不对违法行为人作出行政处罚。这通常基于特定的法律、法规规定或考虑某些法定情形,如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或者当事人有证据证明没有主观过错等。
免除处罚与不予处罚不同,后者是指行为人的行为不构成应受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或者虽实施了违法行为但因法定原因而免除处罚,例如不满十四周岁或精神病人因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而实施违法行为等。
在法律依据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三条规定,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当事人有证据证明没有主观过错的,不予行政处罚。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此外,免除处罚也适用于刑事处罚。对于构成犯罪的人员,如果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可以只给予有罪宣告,同时免除其刑罚处罚。这种免除处罚的前提是行为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但基于特殊情形,如犯罪后自首且有重大立功表现等。
综上所述,免除处罚是一种法律上的宽大处理,旨在体现行政处罚的合理性和公正性,而不是对违法行为的忽视。适用免除处罚时,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
相关文章:
视频|“蛤蟆汤被罚45万元”事件后续 餐馆否认收到撤销处罚通知07-13
昆明一批主播,被限流、禁言!07-05
严查!仙游这些人被曝光……06-03
5月26日起,太原视频快处调整时间05-26
曝光台 | 楼梯间未按规定设置防火门,南海一广场被罚!05-23
市场监管总局:去年累计销毁服装鞋帽等侵权假冒物品货值3.3亿元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