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羁押是指在 一定期限内对被拘留或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状态。这种状态通常发生在刑事案件的处理过程中,包括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阶段。羁押不是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强制措施,而是刑事拘留和逮捕的附带性后果。
具体来说,羁押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拘留:
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的临时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拘留期限通常为十四日,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延长。
逮捕:
在侦查、审查起诉或审判阶段,法院对犯罪嫌疑人作出的逮捕决定,将其收容于特定处所,以限制其人身自由。
羁押期限在法律上有明确规定,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54条规定,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两个月。如果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1个月。
需要注意的是,羁押必须遵循法律程序,确保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同时,在羁押期间,犯罪嫌疑人有权申请取保候审,但需满足一定的条件。
相关文章:
夏天裹着军大衣、三轮车特意被遮挡,俩电缆盗贼被警方抓获07-16
成都一小区突发持刀伤人事件!警方通报07-09
32名“白富美”,落网!06-07
北京: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5-08
缅甸国防军继续延长临时停火期限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