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在实施行为时,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由于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这种结果的发生,最终导致了危害社会的后果。根据中国刑法的相关规定,犯罪的过失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疏忽大意的过失:
行为人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到,导致这种结果发生。
过于自信的过失:
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自己能够避免,结果导致了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
过失犯罪的行为人,在主观上必须有过失心理,并且根据刑法的规定,其行为已经构成了犯罪。法律对于过失犯罪有明确的处罚规定,只有在法律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行为人才需要负刑事责任。
相关文章:
骗女友!骗女主播!骗同事!一张假保时捷照片,让“富二代”套走170万07-17
重庆一“猫咪火锅店”供流浪猫食宿走红 老板:源于流浪猫“豆豆”带来的缘分07-06
德国青少年在柏林打卡中国文化07-03
虹桥社区开展“讲述入党故事,岁月不改初心”主题活动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