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副中心国家高新企业突破1200家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9 14:16:00    

从政策体系持续完善,到创新平台能级跃升,再到产业规模稳步扩张,城市副中心科技创新赛道成绩斐然亮点频出。

近日,区科委传来捷报,黑马数字孪生孵化器获批为通州首家北京市引领类标杆孵化器,一方创新医疗孵化器获评通州首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分别实现“零”的突破。通州区大中型重点企业研发费用同比增速连续五个月居全市第一。不仅如此,全区医药工业产值增速和科技服务业收入增速均位列全市第四;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首次突破1200家,彰显副中心科创领域的蓬勃活力与无限潜力。

政策驱动重点企业研发费用超68.5亿

副中心科技创新工作高歌猛进,关键在于其日益完善且强力的科创政策体系。《北京城市副中心科技创新资源倍增工程实施方案》《北京城市副中心加强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支持办法》等科技创新政策相继落地实施,加快推进优质科技创新资源集聚。

企业梯度培育态势初显。据统计,去年通州区科委推荐的223家企业获得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筑基扩容”培育清单支持,23家企业纳入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小升规”培育清单。通过加强企业申报辅导,2024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首次突破1200家。

科研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去年区科委立项支持文化和科技融合等6个领域20个科研项目,支持金额420万元。有关部门共兑现研发投入奖励性后补助资金2835万元,惠及95家企业。2024年1至11月,通州区大中型重点企业研发费用合计68.5亿元,同比增速40.2%,高出全市平均值33.4个百分点,增速连续五个月排名高居全市第一。

平台升级两孵化器实现“零”突破

五河交汇处已成为创新成果高产地。去年,中际联合、通美晶体2家企业获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三峡能源等4家企业获国家科学技术奖,五千脑宇荣获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最高奖——卓越奖。

创新平台能级加速跃升。黑马数字孪生孵化器获批成为通州首家北京市引领类标杆孵化器,一方创新医疗孵化器获评通州首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分别实现“零”的突破。

人才队伍日益壮大。去年,通州开展运河英才科技领域人才推荐工作,支持优秀科技人才35名;开展科技创新人才评选,立项支持科技创新团队9个、杰出青年科技工作者30人。

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区科委着力发挥产业引导基金作用,推动成立了通州首支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基金——通政创新(北京)股权投资基金,规模达2100万元。同时,围绕“科技创新”“生态环保”等热点推广普及科技惠民成果。

产业发力医药健康领域营收达270亿

在产业发展版图上,副中心医药健康产业与科技服务业齐头并进。

去年,区科委举办中关村论坛“向新而行”AI医疗供需对接会、医产协同大会等品牌活动11场,吸引脉愈医疗、数动云医等9个项目与一方健康谷签约,实现“以医育产、以医招产、以产哺医”的良性循环。

同时,副中心汇聚北大人民医院等9家三级以上医院,建立中金诺思格和夏尔巴两支医药健康基金,总规模达15亿元。医药健康领域市场主体累计注册达510家,产业总体营收达270亿元。

通州区还被纳入北京市医药健康产业联席会,新一轮北京市医药健康协同创新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四核多点”的空间布局,副中心被列为具备优势的“多点”区域之一。

科技服务业盘子逐步做大,通州4家科技服务业企业入选市级科技服务业专项储备项目支持名单。2024年1至11月,全区规上科技服务业单位达100家,较去年底增加30家,大增42.9%。

今年初,通州区发布“科技创新资源倍增工程”“十百千产业集群培育工程”和“全域应用场景创新之城”建设工程。区科委将全力实施“科创资源倍增工程”,加速医药健康和科技服务业产业培育,确保副中心科创体系更趋完善。

来源:北京城市副中心报

记者:赵鹏

流程编辑:U071

相关文章:

福建省南平、三明市市场监管局联合举办第八届省政府质量奖提名奖企业经验分享活动04-08

短线防风险 169只个股短期均线现死叉04-08

兰州税务助力企业合规经营04-08

迈向“智造”时代,古筝与AI共谱“未来诗”04-08

20家川企亮相!这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投资盛会释放产业新信号04-07

拟购恒扬数据控制权,致尚科技4月8日起停牌04-07

政企携手共绘智造新图景 西乡街道举办经济政策赋能发展大会04-07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激发创新生态潜能 为石化高端发展“提速”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