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融媒讯(记者 王秀慧)文旅业是引领未来的朝阳产业,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寿光充分挖掘丰富的农业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独特的自然风光,全力抓好“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打造文旅新业态,落实文旅惠民政策,成功激活全域旅游新动能。
春暖花开,踏青赏景成为市民热门选择,寿光市历史文化中心也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研学旅游高峰,2024年,该中心接待了280余个研学团队,接待研学师生4万余人次。近年来,寿光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乡土文化,打造“旅游+研学”融合发展高地。截至目前,已开发“行知寿光”研学品牌,先后建成全国科普教育基地1家、省级研学基地4家、市级15家;开发农耕文化、工业文化、红色文化、造字文化、海洋文化等为主题的精品研学旅游线路9条,开设“明德讲堂”等文旅延展课堂,其中“烽起芦苇荡、热血巨淀湖”系列课程入选山东省中小学生优秀研学课程名录。
“旅游+农业”是寿光的强项。近年来,寿光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全面布局和发展乡村旅游,形成了“住在寿光、吃在农家、娱在田园”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目前,寿光已建成7大示范农业园区,成功举办25届的菜博会成为全国蔬菜展会领域唯一双认证单位,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达到10处,建设精品采摘园和大型生态农场40多处,打造了“旅游+蔬菜”体验板块,实现了从蔬菜观光型向休闲度假、体验娱乐、参与教育综合型转变。
“文旅+品牌”是寿光激活市场消费热情的重要手段。我市通过打造“惠享寿光”消费品牌,积极推广“超市+非遗”“超市+文娱”等新模式,开展大型促销活动40余场。同时,还推出了“夜游寿光”休闲品牌,通过打造夜间经济网红景点,完善夜赏、夜游、夜宴、夜娱、夜购、夜宿“六夜”产品体系。此外,涵盖了优质农产品、非遗项目等的“菜乡好礼”特产品牌也备受游客青睐,年营收近千万元。
“文旅+”最终释放的是惠民“红利”。2024年,寿光新建城乡书房4处,“盐圣书房”荣获全国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网络人气奖”;组织开展“跟我学艺术”公益联盟培训等惠民活动,完成公益培训400多场、送戏下乡1000多场;举办各类非遗展演展示活动36次,惠及群众10万余人次。
新业态翻开文旅消费新篇章,新场景打开文旅市场新天地。近年来,寿光把文旅新场景培育作为文旅融合的动力引擎,持续推动小黄鸭主题乐园、“快乐向前冲”寿光赛道等11个新、续建文旅项目,打响旅游特色品牌。位于羊口镇的古埠商贸街滨水文旅项目是其中之一。该项目集夜市、儿童娱乐区、水上娱乐区、美食街等便民服务项目于一体,一期工程计划于今年7月份建成投用,暑期将面向游客开放。届时,游客将在这里体验到“逛古埠、品海鲜、赏民俗”的特色魅力,寿光也将增添一张“海洋文化+休闲娱乐”的新名片。
“文旅+乡村”“文旅+工业”“文旅+科技”……越来越多的领域同旅游相融合,不断创造新价值、催生新业态。寿光将继续组织开展系列活动,打造更多文旅融合消费场景,加快星级饭店、精品旅游名镇和乡村文创品牌创建,加大文旅服务功能融合,打造文旅融合的新样板。
相关文章:
郑州惠济部署农村工作新举措 农文旅三链融合赋能乡村振兴04-19
解码惠城“首店经济”热:商圈迭代、体验焕新与城市能级跃迁的“三重奏”04-18
行游WEEKLY| “芬妮&特恩”中国第二座主题园区、温德姆至尊品牌落户成都04-18
港澳台企抢抓“消博会”机遇04-18
2025孟子故里(邹城)母亲文化节将于4月28日开幕04-17
村干部变“主播”,直播间里“带政策”04-17
【寿光】“文旅+”让人气聚起来消费火起来04-17
庆城县农文旅融合发展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