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屏见“好”》栏目,聚焦山东好人好事,让普通老百姓上封面、上开屏、上首屏,用最突出的位置推介“身边的榜样”,讲述精彩山东故事。

日前,山东省公布第九届全省道德模范荣誉称号获得者名单。其中,刘真标、杨守伟、刘世瑜3位道德模范在不同岗位、不同领域坚守多年的故事温暖了无数人的心灵:刘真标30年如一日守护乡村困境儿童,刘世瑜在海上不畏狂风巨浪两度冒死救援,杨守伟用爱为孤弃儿童筑起温馨港湾——这些故事如涓涓细流,淌过人心最柔软的角落,让人们看到了坚守的力量。

省委宣传部举行的山东省道德模范记者见面会第二场现场,刘真标、杨守伟、刘世瑜分享暖心故事
30年乡村教育“耕耘者”刘真标:“不仅要让孩子的生活有保障,还要为他们的将来打算。”

“我始终坚信,农村困境儿童更需要倍加呵护。”见面会现场,枣庄市滕州市龙阳镇学区党委书记、主任刘真标的声音温和而坚定。护航农村困境儿童健康成长,这条路,他走了30年。
“我小时候家境贫寒,几度面临辍学。小学毕业时,我是学校唯一一个通过重点中学预选的学生,是孙老师带着我前往十几里外的考场,遇到道路坑洼不平更是把我背在肩上,从那时起我便下定决心要做和老师一样的人。”刘真标接过恩师信念的种子,用30年的时间,将其化为了实实在在的行动。
在刚参加工作的6年里,刘真标先后为经济困难学生捐助3万余元,工资卡因此常常“青黄不接”。他自掏腰包租赁民房,安置了42名家境贫困的孩子,办起了“困境儿童关爱室”。“白天我给他们做饭,晚上陪他们看书学习,夜里一起睡大通铺,就这样一直坚持到毕业。后来,这些孩子里有10人考取了省重点中学。”30年过去,刘真标不再年轻,但种下的种子,已长成了参天大树。
“我们不仅要让孩子的生活有保障,还要为他们的将来打算。”从帮助辍学孩子重返校园,到资助学生完成大学学业,再到创办凫山快乐成长营惠及152名孤困留守儿童,刘真标用行动证明,一颗播撒在乡村的“爱的种子”,足以点亮无数孩子的未来。
“英雄船长”刘世瑜:“救人是一种本能!”

“救人是一种本能!”当被问及为何在狂风巨浪中义无反顾冲向遇险船只时,青岛市城阳区河套街道山角社区的渔民刘世瑜这样回答。
2021年9月5日,风力强劲,危险重重。本已返航的刘世瑜收到求救信号,立刻调转船头,并呼叫附近渔船一同驰援。当发现只剩救生筏在波涛中沉浮时,他和船员们顶着随时可能翻船的危险,精准抛出缆绳,用2小时将7名遇险船员全部救起。这并非他第一次上演“风浪逆行”。早在2003年寒冬,他就曾在9级大风中救起10名船员,“救人是本分,不救亏良心。”在刘世瑜看来,守护生命是船长的天职,茫茫大海上,渔民就是彼此唯一的依靠。
因为两次英勇救人的经历,刘世瑜被大家称作“英雄船长”,他却表示:“‘英雄’这称号太重了。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勇气,是青岛渔民血脉里的团结劲儿,要是非说‘英雄’,我觉得所有在危难时刻伸出援手的人,都是真英雄!”
孤弃儿童的“妈妈院长”杨守伟:“我想让他们知道,这世上有人愿意为他们拼命。”

“这世上有人愿意为你们拼命!”这是潍坊市儿童福利院副院长杨守伟对孩子们最深情的承诺,也是支撑她25年坚守岗位的信念。
潍坊市儿童福利院里,90%以上的孩子患有重度残疾或重度疾病,大多数生活不能自理。25年来,杨守伟和同事们给孩子们洗澡洗脸、喂奶喂饭、康复特教,像对待亲生孩子一样照顾着这些孤弃儿童。
现场,杨守伟讲述了女孩晓玉的故事。晓玉只有两三岁就被送到了福利院,因患有严重鱼鳞病,她身上几乎每寸皮肤都翻裂起来,很多还化了脓,稍一伸胳膊动腿就会扯到皮肉。更可怕的是,这种病无法根治,只能通过护理缓解病情。然而,经过杨守伟和同事们1年多悉心的护理,晓玉的“鱼鳞”竟慢慢脱落,恢复正常肤色。就连北京的专家也赞叹:“你们创造了护理奇迹!”
“我们要做的,就是拼尽全力把他们高高托起,让他们越过生命的黑暗,绽放生命的光彩。”这些年来,杨守伟共养育守护过1000多名孤弃儿童,其中,有400多名被爱心家庭收养,重新融入社会。
(大众新闻记者 程文琪 编辑 徐晨 设计 魏亦汝 实习生 苏羽佳)
相关阅读:
开屏见“好”|跨越2500多年历史,我们仍是孔子的学生
开屏见“好”|“以后我来当您儿子!”莱西村民照顾离世战友父母11年
开屏见“好”|97岁“飞毛腿”老兵:六次负伤、颈部至今遗留弹片

相关文章:
开屏见“好”|“营长”、船长和“妈妈院长”,不同的身份,相同的坚守07-09
寻找弃婴生父母公告07-04
“生源荒”倒逼幼儿园转型07-02
五华区新萌学校举办家长心理成长专题培训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