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洒满周末的午后,温馨的家里,小张窝在沙发上,眼睛紧盯着手机屏幕,手指飞速滑动着外卖平台的页面。他心里正暗自盘算着,背着家人偷偷点份心心念念的薯条和炸鸡,好好享受一番。不一会儿,门铃欢快地响了起来,小张像只敏捷的小猴子,一个箭步冲过去打开门,顺利拿到了外卖。正当他准备大快朵颐时,妈妈买菜回来了。

妈妈一进门,就看到茶几上那显眼的外卖袋,瞬间皱起了眉头。“薯条、炸鸡,这东西会致癌!别再吃了!” 妈妈提高了音量,一脸严肃地说道。小张听到这话,脸上闪过一丝尴尬,小声嘟囔着:“那么多人吃薯条、吃炸鸡,大家不都好好的吗?” 妈妈一听,着急地解释:“网上的专家说的,油炸食品含有一级致癌物苯并芘,炸得越香越致癌。” 小张却满不在乎,反驳道:“网上的专家都是骗人的,信他们只能喝西北风,还活不活了。” 母子俩你一言我一语,争吵了好一阵,谁也没能说服谁。在生活里,长辈们常常告诫我们油炸食品不健康,可年轻人们大多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那么,这其中的真相到底如何呢?今天,咱就来一探究竟。
一级致癌物 “苯并芘” 究竟是何方神圣,又是如何产生的?
苯并芘,这个名字听起来或许有些陌生,但它在致癌物的 “黑名单” 上,可是赫赫有名。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 1 类致癌物,也就是说,它是明确会对人类致癌的物质。想象一下,当我们在厨房烹饪美食时,要是温度把控不好,就可能会让危险悄然降临。像平日里吃的牛羊肉、鱼肉等食物,一旦在 300℃以上的高温下烹饪,食物内里的脂肪就会像被施了 “魔法”,发生奇妙又可怕的化学反应,生成一种超强致癌物 —— 多环芳烃,而苯并芘就是多环芳烃家族中最出名的 “坏分子”。

四川省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刘言指出,苯并芘堪称强致癌物的典型代表,它与皮肤癌、肺癌、胃癌、消化道癌等多种癌症的发生风险增加都脱不了干系。更让人担忧的是,苯并芘还有很强的致畸、致突变性。这意味着什么呢?它就像一个 “捣蛋鬼”,会通过母体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容易让胎儿出现遗传缺陷,引发各种疾病。
不过,苯并芘虽然致癌能力很强,但它不会直接 “作恶” 致癌。当它进入人体后,一部分会随着排泄物被排出体外,而剩下的那部分,则会在体内 “变身”,转换成十余种代谢产物,其中有个叫 BPDE 的,就是最终的致癌物。这个 BPDE 特别 “狡猾”,它会与我们身体里的 DNA 紧密结合,使得 DNA 发生突变,原本正常的细胞就可能因此恶化,一步步走向癌变的深渊。
“苯并芘”,竟悄悄藏在常见的 4 类物品中
面对如此可怕的苯并芘,我们肯定是能躲多远就躲多远。可它究竟藏在哪些食物里呢?下面就为大家揭开它的 “藏身之处”。

高温油炸食品
当我们路过街边的小吃摊,那油炸食品散发出来的香气,总是忍不住让人咽口水。但你知道吗,这些在高温下油炸的食物,以及用来油炸的高温油脂里,都可能藏有大量的苯并芘。在高温的作用下,食物中的有机物会发生复杂的热解反应,苯并芘就可能在这个过程中 “诞生”。所以,为了身体健康,平日里还是尽量少吃这些高温油炸食品。
炒菜油烟
在厨房忙碌的家庭主妇、主夫们要注意了。炒菜时,我们通常需要把食用油加热到一定温度,当油温超过 270℃时,产生的油烟里就可能含有苯并芘等化合物。想象一下,每天做饭时,厨房被油烟弥漫,我们在这样的环境中长时间吸入这些油烟,就等于在不知不觉中把苯并芘 “请” 进了身体里,这无疑会增加患肺癌的风险。所以,厨房的通风一定要做好,抽油烟机也要正常运转,尽量减少油烟在厨房的停留时间。

熏烤食品
在烧烤摊前,看着那滋滋冒油、香气四溢的烤肉,是不是特别诱人?但你可能不知道,这里面也藏着苯并芘的身影。首先,用来烧烤的木炭本身就含有一定量的苯并芘,在高温烧烤时,木炭里的苯并芘会随着烟雾飘散,“悄悄” 钻进食品里。而且,像鱼类、肉类这些食物,它们本身含有的糖、不饱和脂肪等成分,在高温下也会发生反应,生成苯并芘。所以,偶尔享受一下熏烤食品可以,但千万别把它当作日常的饮食 “常客”。
香烟
香烟,对于很多人来说,是生活中的 “伴侣”。但你可知道,它也是苯并芘的 “搬运工”。有研究发现,仅仅燃烧一根卷烟后,周围环境内的苯并芘含量就会高达 180 纳克,这远远超过了卫生标准的好几倍。长期处于这样充满苯并芘的环境中,身体患癌的风险会显著增加。更糟糕的是,环境中的苯并芘非常 “顽固”,很难通过空调过滤等方式清除掉。所以,为了自己和身边人的健康,尽量远离香烟吧。
隐藏在身边的超级致癌物,能躲多远躲多远
除了苯并芘,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一些 “致癌物”,正悄无声息地靠近我们。下面就来给大家提个醒,让大家多加警惕。

黄曲霉毒素:发霉的粮食、坚果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上有一项关于黄曲霉素膳食暴露的评估指出,玉米、大米这些我们日常吃的主食,竟然是我国群众黄曲霉素暴露的主要食品。除此之外,花生、花生油、劣质芝麻酱等食物里,也可能藏有黄曲霉素。黄曲霉毒素可是个 “狠角色”,它的毒性极强。当我们不小心吃到发霉的粮食、坚果时,就可能摄入了黄曲霉毒素。所以,日常在家里,如果发现食物发霉了,哪怕只是一点点,也要果断地把它丢弃,千万别心疼那点食物,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亚硝胺:经过熏腊、腌制的食物
江苏省肿瘤医院副院长张勤曾说过,腌制品里面往往含有较多的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本身虽然不致癌,可它进入我们身体后,就会和蛋白质 “勾结”,生成亚硝胺,而亚硝胺可是明确的致癌物。我们经常吃的腊肉、咸菜等熏腊、腌制食物,如果长期食用,身体接触亚硝胺的机会就会增多,患癌风险也就随之增加。所以,这些食物可以偶尔吃一点解解馋,但千万别长期大量食用。

烟焦油:烟草燃烧吸入
大家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可具体危害在哪里呢?烟草燃烧时,会产生多达 4000 多种化学物质,其中就包含多种致癌物,像尼古丁、一氧化氮、烟焦油等。长期吸入这些物质,就如同在身体里埋下了一颗颗 “定时炸弹”,与肺癌、口腔癌、食道癌等多种癌症的发生有着直接关系。所以,为了自己的健康,烟民们不妨试着戒烟,让自己的身体远离这些致癌物的侵害。
乙醛:喝酒后产生的中间产物
酒精,也就是乙醇,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各种聚会、聚餐都少不了它的身影。但你知道吗,乙醇进入体内后,会被代谢成乙醛,而乙醛可是明确的一类致癌物。它不仅致癌,还具有很大的肝毒性。长期摄入酒精,乙醛在体内不断积累,会对肝脏造成严重损伤,甚至可能诱发癌症。所以,喝酒要适量,可别为了一时的痛快,给身体带来无法挽回的伤害。

在生活中,我们身边的致癌物确实不少,但大家也别过分担忧。要知道,癌症的发生和我们接触致癌物的频率以及量有很大关系。作为普通人,我们只要平时多留个心眼,尽量少接触这些致癌物,能避免就避免接触,就能在很大程度上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就像小张和妈妈的争论,我们不能对这些健康知识充耳不闻,多了解一些,就能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多一份保障。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相关文章:
世卫组织:苯并芘是1级致癌物,藏在周围这4种食物里,别轻易进嘴04-14
只因一次网聊,小伙被对方逼迫转账13次04-12
护好胃,真的能让你瘦下来!04-12
跟着卫健委指南吃,有人7天瘦10斤04-02
结石患者到底能不能吃菠菜?科学解读来啦03-31
熬一次夜,身体炎症就会被“激活”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