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新闻首席记者 解强民 济南报道
3月18日,在第25个世界睡眠日到来之际,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2025AI时代健康睡眠白皮书》,揭示现代人睡眠健康困局。白皮书数据显示,62%的受访者正在经历睡眠困境,睡眠困扰正从“普遍困扰”向中重度“慢性病”演化,大众平均睡眠时长从7.02小时下降到6.67小时。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耳鼻咽喉科睡眠呼吸障碍专业王岩主任医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造成睡眠不足或质量不高的原因有很多,除了疾病所致,熬夜刷手机、工作生活压力大、肥胖等也是导致睡眠差的重要因素,而且这类人群逐步呈现年轻化。
年轻人成熬夜主力 近三成的00后有中重度睡眠困扰
《2025AI时代健康睡眠白皮书》显示,睡眠管理初见成效:64%成年人守住6小时睡眠底线,但低线城市人口正在同步承受一线城市的工作压力与滞后的医疗资源,被迫以牺牲睡眠对冲发展焦虑,四线城市中有睡眠问题的人群比例达44%,高于一线城市的38%,其中00后中重度睡眠困扰比例高达28%,高于90后的25%,睡眠困扰会给生活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中坚力量的睡眠质量问题日趋严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
“现在的年轻人白天工作学习压力大,晚上想通过刷手机、玩游戏等方式放松,养成了不健康的睡眠习惯,晚睡成为常态。” 王岩表示,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等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体型过胖也会影响睡眠质量。《2024中国居民睡眠健康白皮书》显示,随着 BMI (身体质量指数,又称体重指数)的增大,睡眠得分大于80分的人群比例逐渐减少。当 BMI≥28 时,只有 21% 的人群睡眠得分大于80分。王岩指出,肥胖人群睡觉时容易打呼噜,而肥胖的人往往呼吸道比较窄,导致睡眠呼吸不畅,频繁觉醒,从而影响睡眠质量。
睡眠不足危害多 改善睡眠需从多方面入手
“长期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对于如何改善睡眠质量,王岩给出了以下建议: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其次,要创造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安静、黑暗和温度适宜;再次,要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尽量在睡前1小时内不看手机、电脑等;此外,适当的运动也有助于改善睡眠,但不要进行剧烈运动;最后,如果睡眠问题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今年,世界睡眠日中国主题为“健康睡眠,优先之选”。王岩呼吁,全社会应加强对睡眠健康的重视,普及睡眠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睡眠不足的危害,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提高睡眠质量。
相关文章:
全国表彰!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刘敏被授予“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04-03
枣庄职业学院召开附属口腔医院建设座谈会04-03
一直躺着刷手机,会得血栓?答案来了→04-02
跟着卫健委指南吃,有人7天瘦10斤04-02
偏头痛别硬扛!加入“患者关爱行动”,科学管理告别头痛03-31
习言道|年轻人不要老熬夜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