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南粤红色血脉的忠诚传人谭惠芳 ——三代人的钥匙,七十年的守护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4 17:34:00    

清晨的阳光穿过花枝,洒在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明阳村的一座砖瓦老房里。77岁的谭惠芳声音清亮,向一群围拢在身旁的孩子讲述先烈故事:“1937年,谭天度就是在这张桌前,写下了唤醒家乡青年的抗日宣言……”指尖拂过斑驳的木桌,落在墙面泛黄的照片上,孩子们稚嫩的脸庞仰起,目光追随着她的动作。


谭惠芳向青少年讲述谭天度的革命故事

革命先贤谭天度的故居

  这座历经风雨的百年老宅,正是中共广东党组织最早成员之一、“革命三谭”之一谭天度(1893-1999)的故居。1937年至1939年间,谭天度以此房屋为据点,积极开展抗日和革命活动,并且影响家乡一批爱国青年走上革命道路。

.  故居守护者谭惠芳与谭天度的血脉联结,始于一道院墙之隔的亲情。因谭天度子女多居于海外,上世纪50年代,谭惠芳的母亲便主动担起守护故居的重任。清扫院落、擦拭桌椅、清理杂草.......这位农家妇女用最质朴的方式守护着革命的火种。

  谭惠芳兄妹俩受母亲精神的感染,坚定地接过守护谭天度故居的责任。他们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故居、重现故居昔日风貌,曾自费数万元,到开平、肇庆、广西等地收集谭天度相关资料,包括谭天度生前使用过的物品,包括书柜、桌子、照片等,并向有关部门争取修葺经费。

  “哥哥临终前六天,仍在照看故居,他是带着惦念离开人世的。”谭惠芳抚摸着锈迹斑斑的钥匙回忆道。2010年,患癌的兄长倒在了守护半世纪的岗位上,遗物中那串故居钥匙,成为托付给她的使命接力棒。此后,这位农妇独自踏上守护的征程:四处奔走收集相关史料、四处奔走争取修缮资金、无偿为到访者讲解革命故事。这份守护情,既是她与母亲、兄长的情感连接,也是出于对先烈的敬仰以及将红色基因传承下去的信念。“现在只剩我一个人,但责任不会忘,活一天就要坚守一天。” 膝下无儿无女的她,将守护故居、传承先辈精神视为她最大的挂念和精神支柱。

谭惠芳用淳朴乡音讲述着谭天度的革命故事

  值此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谭天度故居青石板路上回响着各地访客的足音。谭惠芳用淳朴乡音讲述谭天度的革命故事,眼角的皱纹里藏着深沉的敬意,声音低沉而坚定:“谭天度一身正气。守住故居,传承他的品格,是谭氏后人的责任。只要还能走动,我就来开门。”这把开启历史大门的钥匙,已在谭家三代人手中传承七十余载。

谭惠芳接过钥匙,默默挑起守护谭天度故居的责任。

  “听完谭奶奶讲谭天度以少胜多,毙伤日军的故事,我特别震撼。”11岁的伍启贤同学激动地说,“以前觉得英雄离我们很远,但今天在这里亲眼看到英雄曾经生活、奋斗过的痕迹,让我感受到英雄的光辉一直照耀着我们。”

  就读高一的唐梓睿,则被谭惠芳在77岁高龄仍坚守一线讲解的精神所感动:“现在我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利用暑假去到三谭革命事迹展览馆进行讲解。为大家介绍的同时,也加深了自己对抗日和革命历史的认识。

  多年来,谭惠芳义务为党员干部群众讲解数千场次,热情接待每一个前来参观的游客。近年来,明城镇成立了红色文化传承志愿服务队,还举办“小小红色讲解员”培训活动,谭惠芳是培训老师之一,她常常带领中小学生到谭天度故居参观,引导青少年了解和讲述谭天度的革命故事和爱国精神,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谭惠芳在三谭革命事迹展览馆缅怀革命先贤谭天度。

谭惠芳带领中小学生到三谭革命事迹展览馆参观。

相关文章:

禹城市安仁镇:崇文向善育新风 榜样力量耀乡土08-21

工行桓仁支行:金融赋能革命老区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08-19

南粤红色血脉的忠诚传人谭惠芳 ——三代人的钥匙,七十年的守护08-14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湖北大悟:红色沃土奏响振兴交响曲07-24

千阳县西新区社区开展“不负所‘托’ 快乐一‘夏’”暑期托管班活动07-24

打卡台格斗:在百年杏花村里解锁N种快乐07-23

第十二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娄底初赛举行07-17

仪陇经济开发区入驻规上工业企业112家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