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在杭州发电报这事太疯狂,已积压2600封,还有大批年轻人不断涌去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06:29:00    

告别一段时光,用发一封电报的方式。

这是最近涌向杭州武林广场电信营业厅的很多年轻人的想法。

5月1日,中国电信杭州分公司将全面停止杭州地区电报服务。这意味着接下来,全国仅有北京提供发报服务,杭州的电报业务将退出历史舞台。

消息官宣后,一大波人涌进营业厅,发出了属于自己的“最后一封电报”。

这一轮怀旧潮究竟有多澎湃?

三个数据可以说明——

这些天武林广场电信营业厅几乎平均每天收到电报500封。

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三天更是收到了近2000封电报。

最近这段时间的“疯狂”业务量,已积压了2600封电报尚未发出。

假如你要发最后一封电报,你想寄给谁?又想写下什么?

浪漫的、热烈的、快乐的

最后一封电报,他们写下这些

浙江理工大学的小金坐在书桌上一笔一划认真书写着4封电报。

此前,这位00后女孩从未接触过电报,在社交媒体上刷到杭州电报业务即将结束的消息后,她想用“最后一封电报”给自己的大学时代结尾。

4月7日,杭州武林广场电信营业厅,她给四位大学好友分别写下四段话。

“活着本就是一场与荒诞共谋的浪漫起义”

“千万不要回头看,不要垂涎旷野的事物。”

“阅己、越己、悦己”

“请你拯救自己”

小金说,这些话她想了很长时间,记录在备忘录上,再一笔一划誊写在电信纸上。

“有两个好友已经知道我要给她们发电报,有两个不知道,但是电报送到学校,会写在宿舍楼下的黑板上,我准备到时候给他们一个惊喜。”

小金说这是二十几岁的她能想到的最浪漫的事。

毕业季一到,她就会离开杭州去南京读研究生:“人生海海,难免有不如意的时候,我想好友们能拿出最后一封电报来看,然后就会记起我们大家一起经历的炙热的、充满生命力的大学时光,挺过去就好了。”

小马是坐最早一班车从上海赶来的,写完电报,要赶当天下午的一班车回上海,他还要完成当天助教的任务。

手机壳里塞了现金,小马写下的电报“一封有点癫,一封有点深情。”

寄给北京好友的电信纸上,他写下“潇猫好可爱呀,我是小猫喵喵喵……”。小马说,就是一种“癫癫”的情感表达,没有什么特别含义,就是为了让对方会心一笑,再“骂”一句“疯子”。

另一封则深情许多,“圆圆姐姐,在北京要快乐生活,别累着自己。”男孩羞涩地说,这一封是给特别的人写的。

快到毕业季,学生给老师写电报的不少。

浙江工商大学的学生给章老师写了一封电报:“生命如此艰辛,痛苦却有韧性。”小姑娘说,想要给老师一份礼物,“电报正合适,有仪式感且不落俗套”。

来发电报的也有中年人,他们的电报内容多了日常烟火的牵挂。

杭州人朱女士给朋友发去了祝贺电报,“祝考上大学”。

还有麻将爱好者给台州的“麻友”发去一封催团聚电报,“麻将,约?”

已积压2600封正在陆续发送

你的最后一封电报想寄给谁

“来个人替我下,我去吃个中饭。”上午发电报的队伍渐渐缩短,武林广场电信营业厅电报业务接待处的工作人员终于有空去吃个饭。

电报收费是0.14元/字,需携带身份证和现金才可办理,可发地为浙江、北京、河北石家庄、安徽合肥。

有了“截止日期”的杭州电报业务迎来了疯狂的增长。

“平均每天500封,不止杭州人,外地来打卡的年轻人也很多。刚刚过去的三天清明假期,一天400多封、一天600多封、一天800封,三天差不多接近2000封。”接待处的工作人员为了节省时间,直接把电报纸复印、集结成摞再送到惠兴路9号的报房,此前他们是通过传真机一封封传,但如今暴涨的业务量超出了传真机的负荷,复印件送到报房效率更高。

而惠兴路9号报房的日发送量,大约在一天100封。

“大家都太热情了,已积压2600封电报尚未发出。现在来发电报,杭州到杭州都要一个月才能收到了。”工作人员表示。

延迟的确无法避免。

从之前的一个月100封到日均500封,报房的工作人员需要打印、去邮局发信,确实来不及。

5月1日业务已经停了,万一之前发的还没收到怎么办?工作人员也表示,5月1日营业厅只是不再受理发报业务,此前承接过的电报,若收件方没收到,发件人可来营业厅,通过报房核实:“大家可以放心,只要业务受理了,电报都会寄到的。”

发到收件人手里,是一张盖有印章的A4纸。

“早上8点半到晚上8点我们都在的,提醒大家来发电报尽量错峰,早晚人会少一点,不然可能会排队。”工作人员建议尽量不要扎堆在4月下旬,特别是4月30日,“估计当天人会很多”。

后续他们会协调更多人,一起加班加点。

惠兴路的报房里,发报员任宏经历着退休前的“疯狂时刻”。

今年12月份,任宏即将退休,本来他还想要在电报业务停止前,给自己发一封电报作为纪念,“现在哪里还有空呀,忙晕了,早上7点就开始工作,到傍晚5点半都不能休息,一天满打满算,也只能发100多封。”这还是报房增加了一些人手后的结果,“同事帮着我盖章、封装信封、送往邮寄”。

任宏告诉记者,有些人一口气发几十封电报,“我要根据电码本把代码转换成文字,再打印封装,花费的时间不会短。不过我也知道,大家都想留个纪念,我只有努力干,加班加点给大家发走。”

原标题:《在杭州发电报这事太疯狂,已积压2600封,还有大批年轻人不断涌去》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沈佳灵 题图来源:图虫 图片编辑:苏唯

来源:作者:潮新闻

相关文章:

在杭州发电报这事太疯狂,已积压2600封,还有大批年轻人不断涌去04-08

平安清明“警”色浓 忠诚履职护民安——西安高新公安全力筑牢节日安全防线04-05

多家银行宣布:停止这一服务04-05

鲍威尔:美联储有条件等一等 再考虑是否调整政策04-04

金湾什么「神仙地方」,卷哭朋友圈!04-04

证监会就证券投资基金托管公开征求意见04-03

河北一公交公司拟取消老年人免费乘车,当地回应04-03

美财政部长称乌克兰代表团最早或于本周抵美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