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融媒讯(记者 张春萍)小小“菜篮子”,事关千家万户的饭桌子;片片“菜园子”,连着广大农民的“钱袋子”。近年来,寿光市立足资源实际,进一步提升设施大棚硬件水平、技术配套,将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作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平台载体,初步建成了一批产业特色鲜明、要素聚集度高、科技支撑有力、生产方式绿色、三产深度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新高地”,成为农民就业增收的“动力源”。
产业转型升级 改变势在必行
小满时节,稻田镇西稻田村刘双芹的蔬菜大棚里葱绿一片,黄瓜错落有致地挂在蔓上,格外显眼好看。这是该村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合作选育的黄瓜新品种“西玲萃”玉指黄瓜,作为国内首款功能型黄瓜,一上市便供不应求,一斤能卖到8元左右。
同样是种大棚,同样的劳动强度,收入相差了数倍,这让其他村民十分羡慕。以前,很多村民也跃跃欲试,但老旧大棚承载不了他们的“梦想”。“新品种对种植条件要求高,老旧大棚空间不够,许多新设施、新技术难以应用,采光、保温等条件也有限。”刘双芹说。
让“菜篮子”拎得更稳当,发展特色种植是关键。作为“中国蔬菜之乡”,寿光市蔬菜产业起步早,不少村老旧大棚多,土地利用率不高。如何实现优势再造,成为摆在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道“必答题”、一项“硬任务”。
群众利益优先 统筹连片发展
因为起步早、产出效益好,寿光市有很多种植专业村,能用的地都用完了。如果想扩大种植面积,提高经济效益,集中连片改造成了“最优解”。
为着力破解土地碎片化难题,寿光大棚集中连片改造拉开了序幕。任何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任何改革都伴随着阵痛。旧棚改造也面临着两大难题:一是众口难调、村民意愿不统一;二是缺乏资金,前期启动难。摸着石头过河,踩稳一步,再迈一步,寿光在敢闯、敢干中探索出了破解之道——
针对“众口难调、村民意愿不统一”的问题,在前期充分走访、征求群众意愿基础上,将原有种植户分成三类,对有意愿拆旧建新棚户统一报名;对有意愿继续种植、不愿意投资建新棚户进行土地异地安置;对无意愿继续种植户进行土地租赁费补偿,具体金额由村党支部组织种植户三方代表进行协商确定。
针对“缺乏资金,项目启动难”的问题,创新路径,多措并举筹措资金,一方面引导村民自主建设,另一方面创新“共富合伙人”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建成后根据村民意愿可租、可售,解决了群众投资意愿弱、种植意愿强的问题。
有了党委政府护航,农户种棚没了后顾之忧。于是,一座座现代化农业园区拔地而起,一栋栋温室大棚成方连片,一个个涉农项目加速推进——
在稻田镇,统筹西稻田村、张家营前村、张家营后村、李家营村4个村党支部成立稻田新村党委,以西稻田村为龙头成立共富公司,规划了占地3000亩的一园春共富园区。截至目前,该镇已成功落地西稻田、西丹、南齐等8个现代农业园区,打造了西旺数字家庭农场、数字化种苗研发中心等4处智慧农业示范基地。
在上口镇,联合寿光市发展投资控股集团,以“跨村联建”为载体,推动西景明一、西景明二、西景明三、东景明、兴旺庄5个村“握指成拳”,连片打造共富产业园,发展蔬菜规模种植,探索了一条国企助力、跨村联建、产业支撑的新路径。
在洛城街道,尧水新村占地3500亩的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园拔地而起,460个高标准蔬菜大棚陆续建成。园区覆盖周边10个村,可带动1500户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投用后实现年产蔬菜3万吨……
蔬菜大棚改造升级,设施农业提质增效。
今日的寿光,以蔬菜大棚规模化改造和蔬菜质量标准化生产为基础,收获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果。
发展一个园区 带动一方产业
发展特色产业,群众受益是关键。新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围绕促农增收,通过订单农业、产业联合、合作经营等方式,构建起“生产基地+零散农户+经营主体+加工销售”为主线的利益联合体,确保农户长期稳定合理分享农业全产业链增值收益。
村集体收入更多了。稻田镇采取“村集体+农民+社会资本模式”,整合西稻田村、张营村闲置鸡舍、老旧大棚等资源进行市场化运作,真正让沉睡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仅此一项就能为村集体增收80余万元。
老百姓腰包更鼓了。纪台镇通过资产盘活和土地流转实现了资源再分配、再利用,不想继续种植的大棚户可以通过收取土地租金、大棚劳务等方式增加收入;想继续种植的则通过建设高标准大棚走上规模化种植、标准化提升、品牌化发展的新路子,种植效益可提升30%以上。
示范带动性更强了。田柳镇富硒数字园区配套建设了电商直播基地,定期邀请各大网红来直播助阵,成为丰富、推广寿光模式的“新窗口”。同时通过签约网红主播、举办培训班等方式,越来越多的当地妇女、返乡青年等加入到直播团队当中,用自己的力量带动村民致富。
产业链价值更高了。上口镇采用“强村共富公司+产业园区+农户”模式,培育打造“景明甄选”蔬菜品牌,实行“六统一”标准化管理,打通了蔬菜种植、销售、加工上下游链条,释放了蔬菜产业发展的集聚效应。
如今,寿光正坚定不移走“流转改”降本增效的园区规模化道路、“数智技”加力赋能的全链数字化道路、“育繁推”贯通发展的产业一体化道路,持续创新“政府+合作社+村民小组”“政府+社会资本+共富公司”等多种形式,实现产业发展、集体增收、群众满意三方共赢。
相关文章:
以贴心小善举托起群众大民生 宁乡市推动以党员“三亮三比”行动推进“三长制”工作05-23
【寿光】特别关注:现代农业怎么“玩”?——看寿光全域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生动实践05-23
【寿光】“真金白银”为企业发展留才05-06
这种蔬菜花青素含量比蓝莓还高 夏天凉拌吃营养又美味05-04
寿光22家企业入选潍坊市智能工厂名单04-29
重庆巴南:电力赋能农业兴 奏响村民幸福曲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