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科创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市科创委”)即日起面向本市中小学(包括校外教育单位)、科创教育基地、高校科研院、科技企业、科技场馆、科技协会和校外培训机构,及相关教育工作者征集2025上海科创教育优秀案例。
本次征集活动的主题为“双减赋能·科创育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与创新,旨在为总结推广本市学生(青少年)科创教育优秀实践成果,助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融合发展,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和体系,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
征集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主题:
1、科学家精神引领类:围绕科学家精神弘扬活动,激发学生科学兴趣、好奇心、想象力与探究欲的创新性实践案例。
2、前沿科技资源转化类:依托社会科创教育资源开发、整合和应用而开展的特色实践活动,如科创教育基地等创新性实践案例。
3、科创教育管理与特色类: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区、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学校、上海市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和上海市人工智能教育示范学校等特色化、示范性实践案例。
4、科创课程开发与实践类:聚焦现代生活、社会和前沿科技等实际问题的中小学课后服务课程、在线公益课程和校外行走课程等开发,以及跨学科主题学习和项目化学习的创新性实践案例。
5、科技实践活动与赛事类:以科学探究、工程实践、科创研学、科技工坊、科技社团、科技比赛和科创夏/冬令营等为主要方式,促进中小学生科创素养提升的创新性实践案例。6、科创教育评价探索与实践类:在市、区和学校多个层面探索与实践中小学生科创教育评价指标、评价模式和运作机制,以及借助先进技术,开发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学生科创成长档案,AI 驱动的数字化评价工具应用等创新性实践案例。
7、科创师资队伍建设类:教师科创教育能力提升、科创教育名师工作室建设和科创教育项目师资队伍等建设的特色化实践案例。
8、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类:科创基地与学校合作模式、家校社联动育人机制和大中小学校一体化培养等典型性实践案例。
本次征集的优秀案例需体现创新性、实效性、示范性和真实性。创新性即在“双减”科学教育“加法”,“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等方面,形式新颖,内容具有独创性;实效性即为目标明确、实施路径清晰,育人成效可量化;示范性要求具备推广价值,可为其他地区、单位提供学习和参考;真实性即案例需为2021年以来的实践成果,材料详实,图文并茂。
相关信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上海科创委”。
原标题:《市科创委面向社会征集2025上海科创教育优秀案例》
栏目主编:任荃 图片来源:本报资料图
来源:作者:文汇报 沈湫莎
相关文章:
平和崎岭:加强家校联系,提升家长教育理念04-30
让优秀动画电影陪伴孩子过假期04-30
特色办学,打造馆校联动育人新格局04-30
12金7银7铜,工贸旅游学校创宁波市技能大赛历史最佳成绩04-30
十日谈·世博与我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