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放宽店铺外摆凸显城市治理温度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7 06:49:00    

编辑部:

记者最近在地方采访时发现,一些城市临街商铺开展外摆经营的情况明显增多。日前,以杭州为代表的浙江多个城市放宽店铺外摆政策,因地制宜支持商贸经营主体利用自有场地外摆促销,支持临街商铺开展外摆经营,并协调解决外摆集中区停车难问题。这些举措凸显城市治理的温度与精度,让“烟火气”升腾、市集更热闹,进一步激活了消费市场。

记者注意到,浙江放宽外摆,并非“地摊经济”的低层次回归,而是对新经济形态融入城市肌理的一种探索实践。以杭州传统街区吴山广场为例,“外摆新政”实施后,吴山广场附近街区实现迭代升级,许多充满数字科技、市井烟火气、沉浸式文旅及原创品牌的新潮店铺落地。走在石板路上,人们吃着带有麦香与炭火气息的路边摊,欣赏AR技术投影出的宋韵水墨画。“烟火气”与“潮生活”交织,市民和外地游客纷纷前来“打卡”。对于商业外摆,浙江提供精准政策支持,激发商家们“摆”出新意、“摆”对内容,形成独特的消费场景,为放大线下消费开辟了新路径。

当然,放宽店铺外摆,不应是刺激消费的“急就章”,不能简单停留在放开或放宽的层次上,还要有长远谋划。比如,可针对城市文化禀赋和特色景观,充分利用外摆区空间搭建星空棚、露营区等,打造以地方美食、民生夜市等为主题的品牌集市,充分营造体验式消费氛围,不断推动各类商圈提颜值、聚人气、添活力。

放宽店铺外摆,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城市公共空间不仅具有物理属性,更是经济活动的重要载体。对于商铺经营者来说,放宽外摆后,可联动室内室外经营空间,通过延长消费者停留时间、增强场景体验感等,创造出“空间溢价”。从资源配置角度看,通过“潮汐型”“便民型”摊位设置,可实现公共空间的时间维度再分配,盘活闲置空间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

放宽店铺外摆,考验治理智慧。此前,一些地方的监管过于严苛,对摆摊设点“光踩刹车”“只设路障”;一些地方又过于宽松、听之任之,最终影响城市形象。如何跳出“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治理理念的转变是关键。只有打破传统“以罚代管”模式,将治理重心从“禁止外摆”转向“规范引导”,将外摆审批权限下放,使审批效率和商户合规经营率同步提升,实现从“堵”到“疏”的转变。当前,不少城市管理部门积极推进“首违不罚”,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构建法治营商暖环境。在柔性执法中包容审慎,在包容审慎中柔性执法,才能更好实现城市市容和市场繁荣相兼容。

记者柳文于杭州

2025年4月15日

相关文章:

世界羽联官方宣布:2025年杭州年终总决赛推迟一周举行04-18

济南已为102万个城市部件建立“电子身份证”,形成“城市管理一张图”04-17

放宽店铺外摆凸显城市治理温度04-17

别有洞天!桥下“长”出了运动乐园04-16

今起三天,浙江30℃+范围再扩大!大雨雷雨蓄势待发04-16

文化中国行丨“中国成语典故之都”邯郸:发展成语经济 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04-14

锁死手机、盗取相册 租赁手机安装监管锁威胁消费者04-13

老颜武在浙江杭州开展招商和考察活动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