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打造“群众演、群众看、群众乐”文化生态!市北区举办“我们的节日·七夕”主题文化活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8 12:37:00    

七夕话传统,邻里共欢歌。8月27日,市北区“我们的节日·七夕”主题活动暨“里仁为美·崇德尚礼”文化社区建设成果展示交流活动在市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行。活动由市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市北区委宣传部、市北区文明办主办,浮山新区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协办。活动通过文艺展演、非遗展示、知识互动、文明宣讲等形式,让传统节日焕发新活力,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浓厚节日氛围,为文化社区建设注入新动能。

文化社区:文艺展演 “燃” 起来

活动在洛阳路街道郑州路社区带来的舞蹈《吉祥欢歌》中拉开帷幕。绚丽的民族服饰、欢快的舞姿瞬间点燃现场氛围,舞者们用优美的肢体语言传递着节日喜悦。青岛同安路小学的孩子们化身“花脸萌娃”,一曲《花脸萌娃俏青衣》将京剧元素与儿童舞蹈巧妙融合,精彩表演赢得阵阵掌声,让传统文化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传承的种子。浮山新区街道同和路社区居民演奏的葫芦丝经典曲目《月光下的凤尾竹》,给节日增添浪漫氛围。

大港街道普吉社区的旗袍秀舞蹈《再回首》、双山街道蚌埠路社区的原创配乐诗朗诵《七夕长望》、浮山新区街道同庆路社区团扇舞蹈《千古一醉》、大港街道内蒙古路社区萨克斯演奏《好日子》等节目轮番上演。喜庆的音乐、优雅的旗袍、深情的诗歌,不仅展现市北区文化社区建设成果,更让现场观众在艺术熏陶中感受七夕的浪漫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非遗体验:匠心技艺永传承

活动现场,非遗手造项目展示体验颇受欢迎。剪纸、绒花、年画、布艺、刺绣、钩织、掐丝珐琅等非遗技艺集中亮相,精美的手工作品让观众赞叹不已。“绒花是用蚕丝做的,一朵花要经过十几道工序才能完成。”非遗传承人于慧现场向孩子们讲解绒花的传统工艺。

很多孩子们还亲身体验非遗技艺制作。在剪纸体验区,即将升入四年级的高珩同学在非遗传承人李文玲指导下,短短几分钟就剪出一幅爱心图案,他说:“平时很少接触这些传统技艺,今天亲手做出来特别有意思,长大后我也要继续学习传承非遗文化。”

市北区文明办工作人员介绍说,这次非遗展示以“看得见、摸得着、能体验”的鲜活方式,让居民近距离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推动非遗文化在社区落地生根,助推文化社区建设。

文明实践宣讲 :文明理念入人心

“七夕节是源自哪个民间传说故事?”“七夕有哪些传统习俗活动?”……在传统文化小课堂环节,主持人抛出的问题引发观众踊跃抢答。围绕七夕起源、牛郎织女传说、传统习俗等内容的有奖问答,让现场观众在互动中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答对问题的观众获得传统手工艺品、文创帆布包等奖品,在收获快乐的同时,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美德健康・如此生活” 讲堂则聚焦移风易俗主题。文明实践志愿者现场向居民发放新时代文明婚俗倡议书、《市北有礼 文明有我 文明风尚倡导手册》等资料,倡导“新事新办、喜事简办”的文明婚俗理念,深化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

此次“我们的节日・七夕”主题文化活动,不仅为社区居民搭建感受传统节日魅力的平台,更通过多元形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文化社区建设深度融合。下一步,市北区将以传统节日为契机,组织开展“里仁为美·崇德尚礼”文化社区建设成果展示交流系列活动,打造“群众演、群众看、群众乐”文化生态,营造热在基层、火在群众浓厚文化氛围,不断提升居民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来源:青岛早报记者 杨健 通讯员 王平

相关文章:

打造“群众演、群众看、群众乐”文化生态!市北区举办“我们的节日·七夕”主题文化活动08-28

七夕影约 共话文明08-28

鹤峰非遗傩戏实景光影大戏首演 千名舞者共展傩韵08-25

当千年泉水遇见少年活力 2025济南“泉水天使”选拔赛在济南举行08-25

电动自行车充电隐患如何防?08-24

山海之城展新姿 传递蔚蓝“和合”声音08-24

呼和浩特市青年社区申购条件有调整08-23

逛展览,有看头有买头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