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关于刘禹锡的资料简介(每天了解一个人——刘禹锡)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10 08:51:14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相信这两句话,大家一定都非常熟悉吧。这两句有名的话,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是语文教材里的常驻课文,也是深受大家所喜爱的篇目。文章中所传递的那种安贫乐道的意味,一直为人所称道和传诵。那作者刘禹锡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又是在怎样的机缘巧合下,他写下这篇考试重点篇目《陋室铭》的呢?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刘禹锡(772-842),在文学史上,被称为“诗豪”,但是除了诗人这个身份,他还有一个哲学家的身份,写了哲学著作,名叫《天论》,主要是论述天的物质性,有些偏唯物主义,从这个方面来看,刘禹锡的思想在当时那个时代里,还是比较进步的。

刘禹锡的家境,其实挺不错的,他的祖先是汉景帝的儿子,父亲早年间在江南做官,刘禹锡也因此在江南地区度过了自己的青少年时期。江南地区,素来以人杰地灵著称,从小,他就受良好风气的熏陶,读了很多儒家经典,然后开始吟诗作赋,聪明的人还勤奋,这就是一件比较可怕的事情了。

大概790年的时候,刘禹锡十九岁左右,他开始游学,增长见识。

793年,和柳宗元一块考上了进士,这一年开始,刘禹锡步入仕途,开始了他曲折坎坷的政治生涯。

前两年还是比较顺利的,刘禹锡、韩愈、柳宗元三个人都在御史台当官,于是他们三个来往比较多,就成为了好朋友。一起工作、写诗、畅谈古今,小日子过得还是挺有滋味的。

但是朝堂上的事情,谁也说不好。805年,唐顺宗继位了。一些不满政治弊端较多现状的大臣们,斗志昂扬地开始了革新。刘禹锡的热情也十分高涨,和柳宗元一起,成为了革新的核心人物。这次改革,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触犯了另一些人的利益,所以很快,他们就被整了。唐顺宗被迫让位,改革的领头人被刺死,手下的一帮人也大多被贬了。刘禹锡被贬到很远的地方当刺史。

从这个时候开始,刘禹锡的政治生涯起起伏伏,回京、远调、回京、再远调,就这样来回折腾着,826年被调回洛阳,二十三年就过去了。所以他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写“二十三年弃置身”,这二十三年,就指的是他政治上起起落落的二十三年。

在这期间,他写了大量的作品,《陋室铭》也是写在他被贬之后的。

政治的革新失败后,刘禹锡被贬到了安徽和州县,在这里,他的职位是一名通判,官很小。其实按照规定,通判应该是住在县衙里的,而且还要住三间三厢的房子,但是这个知县一看刘禹锡是被贬的,就开始故意为难他了。先是把他安排在城南,面对着大江居住,刘禹锡还挺高兴的,写了两句话“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知县一看自己整人的目的没达到,就有想了一招,把刘禹锡安排到了城北,房屋面积减到了一间半,刘禹锡还是没有跟他一般见识,他见这房子附件还有柳树,小是小了点,但环境还算不错,就又写了两句诗“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不得不说,刘禹锡的心态是真的好。知县一看,得,还高兴着呢,就把他调回了城中,给了一间斗室,就能放得下一张床,一个桌子,一个椅子。这下可把刘禹锡惹着了,大笔一挥,写下了《陋室铭》还刻在了石碑上,就立在门前,以此来表明自己的志向。

后来,刘禹锡还是回了洛阳,这个时候他已经老了,再加上二十三的漂泊,已经无心政治,就和老朋友谈谈诗词,生活也算是闲适。

842年,刘禹锡在洛阳病逝,享年71岁,死后,他被追赠为户部尚书,身后事还算体面。

相关文章:

宏圣昌保险柜售后24小时联系方式维修查询实时反馈-今-日-资-讯04-21

奥田集成灶|全国服务实时反馈-今-日-汇-总04-21

意米特燃气灶全国各市售后服务热线号码实时反馈-今-日-汇-总04-21

法兰宝电热水器维修售后号码24小时丨全国400服务点实时反馈-今-日-资-讯04-21

盛亚迪壁挂炉号码-全国统一400客服24小时服务热线实时反馈全+境+到+达04-21

威尼斯壁挂炉全国服务号码-全国400服务号码实时反馈-今-日-更-新04-21

申花锅炉24小时售后服务维修点号码实时反馈-今-日-汇-总04-21

梓茈保险柜客户服务号码24小时服务热线实时反馈-今-日-资-讯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