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委托可能涉及的风险主要包括:
股权代持协议被否定的风险:
如果股权代持的目的在于规避法律或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如外资规避市场准入,股权代持协议可能被认定为无效。
显名股东恶意侵害的风险:
名义股东可能违反协议,不向隐名股东转交投资收益,滥用股东权利,或擅自处置股权。
隐名股东难以确立股东身份的风险:
隐名股东可能无法直接向公司主张权益,其投资权益只能向名义股东主张。
实际出资人难以确立股东身份无法向公司主张权益的风险:
如果委托持股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实际出资人的权益可能受损。
名义股东承担补缴出资义务的风险:
名义股东可能需要承担公司的出资义务,尤其在实际投资人未履行出资的情况下。
股权代理协议被否定的风险:
股权代理协议可能因目的不合法而被认定为无效。
股权托管合同的不稳定性:
委托代理合同可以随时解除,对双方当事人的保护力较弱。
股权转让中委托人法律责任:
代理人可能需要承担全部责任,或者根据造成的损失及关联性承担相应责任。
了解这些风险有助于在进行股权委托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保护自己的权益
相关文章:
周末重磅!上交所刚刚发文,事关科创板07-13
晋商银行丰盈封闭式理财25083期(固收增强)7月1日起发行,业绩比较基准2.1%-3.3%07-01
山西省发布山洪和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07-01
冬驭新材:股东持股变动,涉及580万股与200万股股份交易06-08
改变一个走路方式,降低多种疾病风险!记住这3点效果翻倍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