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浙江省文化数字化协同实验室首期开课 长江学者、科技公司专家讲授大模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19:02:0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黄云灵

“如果在iPhone出现之前让大模型设计下一代智能手机,它的表现力会怎么样,人工智能做创新的边界在哪里?”“近些年我们行业的技术路线一直在变,面对这种变化,用什么策略应对才是最高效的?”“数据很重要,那么如何流通数据这一要素,又如何解决数据的贡献度问题?”……

3月31日,浙江省文化数字化协同实验室暨浙江省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第一期培训在浙报数字文化科技园拉开帷幕。面对来自浙江省内文化数字化领域学员们的踊跃提问,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及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副所长肖俊一一作答。

3月31日上午,肖俊教授为首期学员授课。潮新闻记者 黄云灵 摄

当前,以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先进科技加快进化迭代,深刻重塑文化生产方式、传播方式、治理方式。为集成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优质资源,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的创新链条,今年1月18日,浙江省文化数字化协同实验室成立,浙江省文化数字技术人才培训基地揭牌,并发布了2025年浙江文化数字技术人才培养计划。

据主办方介绍,首期培训为期两天,以“大模型在文化数字化领域的探索实践”为主题,通过现场授课、参观研学等形式,邀请行业内人工智能专家学者以及科技公司相关负责人向学员们介绍人工智能技术革新趋势,提升文化领域从业者掌握AI工具应用技能,为文化数字化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杭州水母智能科技公司是新一代AI原生动漫平台,其CEO苗奘在接受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通过培训了解AI技术的发展趋势,寻找适合的大语言模型、文生图模型、文生视频模型等基座和其它中间技术能力。“上午肖俊教授关于AI大模型发展及其应用途径的课程,重点很突出,把深奥的技术以通俗的方式讲给大家,我觉得很奏效很受用。”

传播大脑产品研发中心政企业务部主任王洪月也是学员之一。她告诉记者,除浙数产业园外,他们还将走进阿里巴巴云谷园区、之江实验室等,深入了解大模型理论及技术场景应用,“期待有更多高精尖的技术分享。”

浙江省文化数字化协同实验室暨浙江省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第一期,作为整个培养计划的开局之篇,为后续技术人才培养打了一个行动样板。接下来,浙江省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将持续开展文化数字技术方向的专项人才培养,以先进技术建设先进文化,全面激发技术力量对文化各领域的赋能作用。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北疆文化活动季热力绽放:75项重点活动燃动城乡,千万群众共享文旅盛宴09-02

济南机器人产业规模占山东近50%,拥有30余万软件从业人员08-29

打造“群众演、群众看、群众乐”文化生态!市北区举办“我们的节日·七夕”主题文化活动08-28

向凌云教授系列研究成果为“人工智能+”行动提供坚实支撑08-28

鹤峰非遗傩戏实景光影大戏首演 千名舞者共展傩韵08-25

当千年泉水遇见少年活力 2025济南“泉水天使”选拔赛在济南举行08-25

山海之城展新姿 传递蔚蓝“和合”声音08-24

逛展览,有看头有买头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