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张继海 | 历史学家的文字技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9 02:00:00    

马克·布洛赫。

法国年鉴学派史学大师马克·布洛赫有一部重要著作,叫《历史学家的技艺》,探讨了历史学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全书分为五章,讨论了如何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分析,强调对历史资料的验证和考证的重要性等,既有对历史学方法的系统总结,也有对历史学本质的深刻反思。这本书只是众多西方史学理论著作之一。反观中国,虽然历史著作浩如烟海,但是在整个古代,能称得上史学理论著作的,实在寥若晨星。唐代刘知几的《史通》,算是最有影响的了,但他实在是受了刘勰《文心雕龙》的影响,出于史学家的责任和自觉,才要在史书撰写方面作一番理论的探讨和总结。在《史通》之后,中国的史学理论著作又沉寂了近一千年。从这一点上看,如果说中国人在历史撰述上重实践、轻理论,是不算冤枉的。

众所周知,刘知几提出优秀的史家须具备才、学、识,三者缺一不可。他说:“夫有学无才,犹愚贾操金,不能殖货。有才无学,犹巧匠无楩楠斧斤,弗能成室。善恶必书,使骄君贼臣知惧,此为无可加者。”(《新唐书·刘子玄传》)翻译一下,刘知几认为:“学”侧重指学习勤奋,搜集和掌握大量材料。“才”侧重指文采和运用、组织材料的能力。光有材料(史料)而没有文采和撰述能力,就好比是愚笨的商贾,空有本金,却不能让它生息获利。光有生花妙笔而不掌握材料,就好比是身为巧匠却没有木料和加工工具,不能建成房屋。“识”在这里特指胆识,指敢于秉笔直书,刘知几认为这是最难的。其实“识”还应该包括识见、识断、眼光、境界。如果套用一下马克·布洛赫的书名,可以认为在刘知几看来,才、学、识都是历史学家应该具备的技艺。

刘知几特别看重史家应具备的文字技艺。

现存的《史通》共四十九篇,其中内篇三十六,外篇十三。内篇中的《言语》《浮词》《叙事》《烦省》等篇,都是讲史书的语言问题。《言语》篇强调修辞的重要,《浮词》篇谓史笔要慎用浮词,《叙事》篇则称史书应追求“简而能要”。至于《烦省》以及《载文》《书事》等篇,也讲到文字的繁省问题,不过这几篇是把文字问题与史书的体例等问题合在一起论述。

在《叙事》篇中,刘知几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夫国史之美者,以叙事为工;而叙事之工者,以简要为主。简之时义大矣哉!”他认为,史书虽然有记言和记事的功能,但应该以记事为主,反对在史书中记载长篇大论,特别是全文照录那些文士的文学作品;即使是记事的部分,也要追求“事增文省”、词约而事丰。他不惜借用《周易》中《彖传》的句式,大呼“简之时义大矣哉”,是他有见于东汉以后史书编撰愈来愈篇幅繁重,充满繁词虚语,故力主史文要简要,在文字上要狠下锻炼的功夫,省字、省句,努力做到只用片言只语,便事无不该,而理亦显明。

刘知几虽然反复申说史文应该简要的道理,但是仍然怕别人听不进去,担心执笔者积习难改,所以在外篇中又专门作了一篇《点烦》,举了《史记》等书中有烦文应去的例子,共十七条,希望通过具体实例的展示,来加深读者的印象,增强说理的效果。《点烦》篇与《史通》其他各篇的体例和做法均不同,其“抄自古史传文有烦者,皆以笔点其上。(原注:其点用朱粉、雌黄并得)凡字经点者,尽宜去之。”如果有文字亏缺需补者、有倒文需乙正者,则“细书侧注于其右”,亦用朱粉、雌黄等,使更醒目。通过这些丹黄的点改,“俾分布得所,弥缝无阙。庶观者易悟,其失自彰”。这是刘知几亲自上手,对他认为前代史书文字繁缛的地方进行点窜删改。

如果这篇朱墨灿然的《点烦》篇能够保存至今,就太珍贵了,足令人大开眼界。可惜受古代书籍传抄和刻印技术的限制,从宋代开始,这些用彩笔批点的文字和痕迹就看不到了。到了近代,先后有历史学家吕思勉和洪业,依据每条史文后刘知几当年留下的线索,如除若干字、加若干字等,尝试复原刘知几删改的原貌。现代学者张振珮撰《史通笺注》(中华书局,2022),在《点烦》篇中把吕思勉的试补以校记符号的形式体现于正文,并加笺注,又把洪业的《史通点烦篇臆补》整体作为附录,两者并存,可以对观。

吕思勉。

《点烦》篇共十八条,除了开篇的小序占一条外,实际共举了十七例,涉及《孔子家语》两条、《史记》十二条、《汉书》一条、唐修新《晋书》一条、《十六国春秋》一条。吕、洪二家所补,可谓各有千秋,如果仔细对照分析的话,实在很有意思。限于篇幅,我们只比较其中的三条。

第一例:

《史通》原文:

《孔子家语》曰:鲁公索氏将祭而亡其牲(编者注:鲁国的公索氏将要祭祀时,祭祀用的牲畜却丢了),孔子闻之曰:公索氏不及二年必亡矣。一年而亡。门人问曰:昔公索氏亡其祭牲,而夫子曰不及二年必亡,今果如期而亡,夫子何以知然。(原注:除二十四字。其二条)

刘知几认为此段史文繁冗,应该删去24字。吕思勉的“点烦”,比刘知几还激进,删去了34字,他的删改方案是:

《孔子家语》曰:鲁公索氏将祭而亡其牲,孔子闻之曰:不及二年必亡矣。一年而亡。门人问。

吕氏的方案,不仅把门人复述事实的文字删去,连门人发问的“夫子何以知然”也删去。这可能是受了宋代理学家语录体的影响,追求简洁而有些过了头。吕氏也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又加按语道:“原除二十四字,盖留‘公索氏’及‘曰’、‘夫子何以知然’十字。”我们再看洪业的删改方案,其实和吕氏的另一方案(即删除二十四字的方案)相同。文字如下:

《孔子家语》曰:鲁公索氏将祭而亡其牲,孔子闻之曰:公索氏不及二年必亡矣。一年而亡。门人问曰:夫子何以知然。

从这一例来看,洪业的方案尊重刘知几原意,严丝合缝,而吕思勉的方案则难免删改过勇之嫌,但其另一方案实与洪氏相同,可谓异曲而同工。

第二例:

《史通》原文:

《家语》曰:晋将伐宋,使觇之(编者注:先派人刺探情况)。宋阳门之介夫死(编者注:阳门,宋国的城门名。介夫,披甲的卫士),司城(编者注:即司空,宋国的执政官)子罕哭之哀。觇者反,言于晋侯曰:宋阳门之介夫死,而司城子罕哭之哀,民咸悦矣。宋殆未可伐也。(原注:除二十一字,移三字。其三条。)

原注“移三字”的“移”,卢文弨《史通拾补》及孙毓修《史通札记》均校改为“加”。吕思勉的删改方案是:

《家语》曰:晋将伐宋,使觇之。宋阳门之介夫死,司城子罕哭之哀,觇者反曰:民咸悦,宋殆未可伐也。

洪业的删改方案是:

《家语》曰:晋将伐宋,使觇之。反言曰:阳门之介夫死,而[司城]子罕哭之哀,民咸悦[矣],宋未可伐也。

需要说明的是,《史通》旧无善本,虽然自明代中期以来不断有学者作校订和评释,但仍留有较多缺憾。吕氏和洪氏所据的版本,本身也有差异。比如洪氏表示为欲补加的“司城”和“矣”字,吕氏所据之本则“司城”二字并不缺,而“矣”字乃其欲点去者。又如吕氏实际点去者为二十字,不是二十一字,这可能也是版本有异,或计数时有小的出入。这些地方暂且放下不论。吕氏和洪氏二家方案最大的不同,是“宋阳门之介夫死,司城子罕哭之哀”二句,吕氏把它作为事实陈述,先出现在前面,后文省略;而洪氏把它作为觇者返回后的报告内容,前面不出现,后文才出现。比较起来,似乎洪氏的方案语意更连贯,词气更通顺,也与事理比较吻合。因为只有经过情报侦查,才能得知“阳门之介夫死,司城子罕哭之哀”的事实,从行文的先后次序来说,把它放在觇者报告的内容里更合情理,也更加生动。且此二句与下文“民咸悦矣”相接,可谓一气呵成。

第三例:

《史通》原文:

《十六国春秋》曰:郭瑀有女始笄,妙选良偶,有心于刘昞。遂别设一席于座前,谓诸弟子曰:吾有一女,年向成长。欲觅一快女婿。谁坐此席者,吾当婚焉。昞遂奋衣来坐,神志湛然,曰:向闻先生欲求快女婿,昞其人也。(原注:除二十二字。其十八条。)

吕思勉的删改方案是:

《十六国春秋》曰:郭瑀有女始笄,选偶,有心于刘昞。遂别设一席于座前,谓诸弟子曰:吾欲觅一快女婿。谁坐此席者。昞遂奋衣来坐,神志湛然,曰:昞其人也。

洪业的删改方案是:

《十六国春秋》曰:郭瑀有女始笄,妙选良偶,有心于刘昞。遂别设一席于座前,谓诸弟子曰:欲觅一快女婿。谁坐此席者,吾当婚焉。昞遂奋衣来坐,神志湛然。

吕氏和洪氏的共同点是,他们都点去了“有一女,年向成长”七字,以及“向闻先生欲求快女婿”九字。因为既然是欲择婿,到了始笄选偶的年龄,则“有一女,年向成长”二句自可删去。而“向闻先生欲求快女婿”九字,显然为重复前言,亦应删去。至于其他删改之处,则吕氏、洪氏各有千秋。吕氏保留了“昞其人也”,不仅展示了刘昞的自信,而且保留了对话体,比较有画面感,也很生动。洪氏至“奋衣来坐,神志湛然”即结束,可称豹尾,给人很多想象的空间,而且有一点儿《世说新语》的味道。有趣的是,二人均点去22字,却意境有别,各擅胜场,前辈史家的文字功夫实在令人赞叹,值得细细品味。不知刘知几复起,会赞许吕氏和洪氏中的哪个?

洪业。

历史学家的文字技艺,严格说来并不能单列,它其实应该归入刘知几所说的才、学、识三项功夫中的“才”,是优秀史家必备的才能之一。对于文字技艺,刘知几十分看重,但主张文史分开,文是文,史是史,如果让文艺之士载笔撰述,容易堆砌词藻,浮华失实,而史书之撰写贵在能存真求实,文笔应尽量简要。他的史学主张对后世的修史实践产生了一定影响,最直接的例证,是北宋欧阳修和宋祁修撰的《新唐书》。

张继海

责编 刘小磊

相关文章:

张继海 | 历史学家的文字技艺05-09

青海“多维发力”部署开展“民法典宣传月”活动04-28

山西省信息基础设施从“千兆普及”迈向“万兆领航”04-27

神十九航天员,回家时间定了!04-27

“太空交接”完成 神十九乘组将于4月29日返回地球04-27

中国航天6次太空会师666:每一次都是梦想的接力04-25

第六次“太空会师”,神舟二十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04-25

果然视频|“生物界孙悟空”勇闯天宫:揭秘神舟二十上的神奇涡虫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