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约是指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情形。具体来说,违约的情形包括以下几种:
不履行合同义务:
当事人一方在合同生效期间未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
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
当事人一方虽然履行了合同义务,但其履行行为不符合合同约定的条件。
预期违约:
在合同履行期限到来之前,当事人一方无正当理由明确表示或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
实际违约:
债务履行期已经到来,债务人未全面而适当履行合同义务,包括拒绝履行、迟延履行和不完全履行等。
违约行为发生后,违约方通常需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包括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等。
建议在签订合同时,双方应明确约定合同义务和违约责任,以便在发生违约时能够依法解决争议。
相关文章:
家长将幼儿放进超市绿豆框玩耍致商品下架该不该赔偿?律师解读07-17
视频|“蛤蟆汤被罚45万元”事件后续 餐馆否认收到撤销处罚通知07-13
我市公布5起服务型执法典型案例06-09
买房被要求在近百页合同上逐页按指印?专家:缺乏法律依据05-20
新修订《婚姻登记条例》自5月10日起施行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