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双方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完全平等,诉讼权利和义务平等。
人民法院应当为当事人平等地行使法律规定的诉讼权利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方便。
同等原则和对等原则
同等原则是指外国人在我国进行民事诉讼时,享有与我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同等的诉讼权利,并承担同等的诉讼义务。
对等原则是指如果外国法院对我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加以限制,我国法院可以对该国公民、企业和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同样加以限制。
法院调解自愿和合法的原则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辩论原则
辩论权贯穿于诉讼程序的全过程,包括口头辩论和书面辩论。
当事人有权对争议的问题进行辩论,法院应将当事人无争议的事实作为判决的事实依据。
处分原则
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
处分权专属于当事人,当事人可以做出实体性和程序性处分。
诉讼诚实信用原则
所有参加诉讼的人都应遵守诚实信用原则,不能恶意诉讼。
法官要公正裁判,当事人要如实陈述事实,证人要如实作证,鉴定人要客观公正鉴定。
支持起诉原则
法律支持有关单位、个人或受害人向人民法院起诉,维护其合法权益。
既判力原则
判决确定的后,法院就当事人间诉讼标的法律关系存在与否所为的判断,发生一定的拘束效力。
既判力包括禁止反复的一事不再理效果和禁止矛盾的作用。
争点效原则
法院在相同当事人间的后诉讼中,对于前诉中已经认真主张和举证的主要争点事项所作成的判断,具有拘束力。
这些原则共同构成了民事诉讼法的基础,确保了诉讼的公正、公平和效率。
相关文章:
新修订《婚姻登记条例》自5月10日起施行04-10
“美国优先”夺不走各国发展权利04-10
婚姻登记条例04-10
青岛市即墨区查处违规倾倒建筑垃圾 执法普法并举守护生态安全04-02
工作分析的原则是什么01-22
法院提交诉状多久立案01-18
债务法院起诉调解多久01-18